发布时间:2025-05-15
来源: 湘潭理工学院
作者: 学生处
浏览次数:23
5月14日,湘潭理工学院第四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圆满落幕。本届大赛分初赛、决赛两个阶段,各二级学院辅导员积极参与,在比赛中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出色的综合素质,彰显了学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风采与育人能力。
初赛:真招纷呈 展现风貌
大赛初赛于4月29日开展,共有61名辅导员参加,包括基础知识测试、描述定位和育人案例分享三个环节,全面检验了辅导员的理论素养与业务知识。经过激烈角逐,最终,12名辅导员脱颖而出,晋级决赛。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决赛:尽显风华 磨砺才智
决赛分别于5月13日和5月14日开展,包括谈心谈话和案例研讨两个环节。
谈心环节:情景再现 共话成长
谈心谈话环节,以情景再现直击大学生在学业困惑、心理压力、党团建设、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常见难题,辅导员们思维敏捷、思路清晰、循循善诱,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并积极应对问题,充分展现了辅导员良好的精神风貌与扎实的专业能力,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育人智慧与责任担当。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案例研讨:智慧碰撞 深析难题
案例研讨环节,采用“AB角随机组合”的方式,通过“我提问、你回答”的互动形式,聚焦学生思政教育、日常管理、心理疏导等典型案例,深入剖析问题本质,层层推进解决路径,在智慧碰撞中提炼共性规律。全程逻辑严密、思路清晰、表达流畅,呈现出一场精彩纷呈的思维盛宴。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成绩揭晓:荣耀加冕 彰显实力
经过激烈角逐,按照总分排名,共评选出一等奖1名,二等奖3名,三等奖5名。获奖名单具体如下:
排名 | 学院 | 姓名 | 奖项 |
---|---|---|---|
1 | 潭州书院 | 陈瑞 | 一等奖 |
2 | 汽车工程学院 | 蔡雪晴 | 二等奖 |
3 | 商学院 | 刘海燕 | 二等奖 |
4 | 潭州书院 | 刘颖霓 | 二等奖 |
5 | 人文与艺术学院 | 余兰兰 | 三等奖 |
6 | 外国语学院 | 王方洁 | 三等奖 |
7 | 汽车工程学院 | 陈紫霞 | 三等奖 |
8 | 外国语学院 | 谢嘉茹 | 三等奖 |
9 | 潭州书院 | 李蓉 | 三等奖 |
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有力抓手。湘潭理工学院将坚持“以赛代练、以赛代训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用”的实战导向,着力引导辅导员融通专业知识、深化实践反思、聚焦重点课题,推动成果转化,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与良性互动,全面提升队伍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,打造政治坚定、业务精湛、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团队,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、注入强劲动力。
参赛感悟:深耕专业 铸就成长
潭州书院辅导员 陈瑞
这场专业竞技与交流的平台让我收获三重深刻的职业体悟:一是以赛促学,构建成长阶梯。在千头万绪的学生工作中,备赛过程成为了系统化学习的契机;二是以赛促思,精进专业能力。面对学业危机、宿舍矛盾等虚拟情境,我深刻认识到精准破题需要“三位一体”的能力:既要有共情倾听的柔软,又要有政策把握的严谨,还需具备结构化的问题解决思维;三是反思赋能,照亮职业前路。比赛过程中暴露的理论储备不足、应急处理经验欠缺等问题,也是我未来的成长指南。此次比赛让我深切体会到,新时代的辅导员既要成为学生成长的暖心陪伴者,更要争做专业化、职业化的育人专家。未来,我将把赛场收获转化为育人实效,在陪伴学生拔节孕穗的征程中书写更温暖的育人篇章。
人文与艺术学院辅导员 余兰兰
整个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过程紧张而又充实!此次“实战”切实锤炼了我的多维能力,如理论知识的深化,实战技能的突破,职业认知的升华,同时,也让我看到了自己职业知识体系与应变能力的局限之处。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,在未来的工作中,我将始终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,努力让自己跟上智能化时代的发展步伐,坚守育人本职,不断提升育人智慧,让自己从“事务型”转变为“智慧型”,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有效的“引路人”与“同行者”。
潭州书院辅导员 刘颖霓
以赛促学,践行育人初心。参加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,这既是一次专业能力的淬炼,更是一次教育初心的回溯。在基础知识竞赛中巩固理论功底,在育人案例分享中反思实践得失;通过精准的“描述定位”,更清晰了做学生成长成才的知心人、热心人、引路人的重要性;案例研讨环节,与同仁思维碰撞,深刻体会到“因事而化、因时而进”的育人智慧;谈心谈话模拟则让我意识到,唯有真诚共情,方能走进学生内心。赛事落幕,但成长不止。未来,我将以更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更温暖的教育情怀,陪伴学生书写青春答卷。
外国语学院辅导员 谢嘉茹
作为新入职辅导员,参加此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是一次宝贵的成长历练。基础知识测试让我意识到掌握思政理论、学生管理政策法规等理论知识的重要性,也暴露了我在政策理解和业务知识储备上的不足;描述定位考验了我的快速反应与学生信息掌握;谈心谈话与案例研讨部分最具挑战,不仅锻炼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更学会从不同角度剖析案例,汲取他人处理问题的智慧。此次比赛不仅是对专业能力的检验,更让我明确了辅导员的使命与责任——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,既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,也要以真诚与专业走进学生内心。未来,我将以赛促学,补足短板,持续提升自身素质,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更坚实的陪伴者。